• 婷婷色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_秋霞无码久久久精品
  • 法律法規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有關事宜的通知

     
    魯政辦字〔2015〕152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解決好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以下簡稱“大班額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客觀需要,是教育均衡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基礎。各級政府要按照特事特辦、綜合施策、用好存量、擴大增量的原則,用2年時間解決大班額問題。經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同意,現將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整完善學校建設規劃
      1.編制專項工作方案。按照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依據人口結構、學齡人口變動趨勢,計生政策調整等,統籌考慮現有教育資源狀況、地理環境、交通條件、中小學服務半徑、建設標準和教學保障能力等因素,調整完善城鎮普通中小學校布局建設規劃,同步調整完善城鄉建設規劃、住房建設規劃,并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堅持市域統籌,以縣(市、區)為主,一縣(市、區)一策。各市、縣(市、區)編制解決大班額問題專項規劃與實施方案,確定2015-2017年城鎮改擴建、新建學校清單,明確學校建成時間表和路線圖。各市負責市直學校,縣(市、區)負責所屬學校(含中央駐魯、省屬單位在轄區內舉辦的中小學校)。專項規劃和工作方案確定后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取得社會理解和支持。要建立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保障學校建設盡早開工。各市要將解決大班額問題工作方案和學校建設規劃于2015年10月31日前報省政府。
      2.創新學校辦學模式。以政府辦學為主,支持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舉辦中小學校,支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社會團體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中小學。積極探索國有民辦、民辦公助、混合股份等辦學模式,支持名校辦分校、托管薄弱學校,鼓勵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建立學校聯盟。采取派出公辦教師支教、購買學位、落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同等待遇等措施,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小學。
      3.確保教育設施配套。對已建成居住區,在規劃條件和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中未載明建設投資來源的教育設施,由政府負責建設,在2017年年底前建成后,及時交由教育部門管理。因開發企業原因未達到配建要求的,責成開發企業完成學校配套建設,否則記入不良信用記錄,重新核發開發資質,限制或停止其承接新的開發項目。違反規劃在配建中小學教育設施用地上進行其他項目建設的,依法實行追責,城鄉規劃執法部門責令其自行拆除,限期按規劃要求完成中小學配套建設。城鎮中小學配套建設,按規定享受有關規費的減免政策。將各地教育設施用地和中小學布局建設規劃落實情況,納入省派駐各市、縣(市、區)的規劃督察員的重要督察內容。
      4.嚴格落實教育設施“三同步”制度。按照《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嚴格執行城鄉新建居住區(樓盤)配套學校建設教育行政部門前置審核制度,實行教育設施“交鑰匙”工程。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居住區,要在其規劃條件和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中,載明教育設施配套建設的用地規模和建設規模等要求,由開發建設單位投資或代建完成后無償交由教育部門管理。未按規劃條件和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要求完成教育設施配套建設、不能同步交付使用、教育主管部門未收到“鑰匙”的居住區項目,住房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不予辦理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和不動產登記。
      二、保障學校建設用地
      5.統籌安排學校建設用地。城鎮新建中小學土地指標,由省、市、縣三級統籌解決。在編制年度用地供應計劃時,新增用地指標、盤活的存量土地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節余指標優先用于解決大班額問題。老城區、已建成居住區、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建設中,新增適齡兒童學位必須與新建住房統籌解決。
      6.充分挖掘教育用地資源。支持利用現有學校存量房產和建設用地興辦中小學教育設施,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非營利性教育設施項目可繼續以劃撥方式使用土地。鼓勵各地采取城區高中(職業高中)外遷辦學,初中利用高中校舍、小學利用初中校舍梯次補位辦學的辦法,擴大城區學校的辦學空間。開展已關閉、合并、閑置學校教育用地的調查,做好閑置教育用地置換、再開發利用工作。充分利用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和增減掛鉤等試點政策,有序開展廢棄教育用地的復墾利用工作,騰出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滿足城鎮中小學發展需要;在保證教育發展需要的前提下,節余的指標可以調劑使用,產生的收益用于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三、足額均衡配置師資
      7.及時調整教師編制。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定期會同教育、財政部門根據生源狀況核定教職工編制。教育部門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實行動態管理,報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備案。通過撤并、改企轉制等方式收回的事業機構編制資源,優先保障新設中小學機構編制需要。用2年時間,實現有空編的中小學教師補充到位。新建中小學按照辦學標準和招生規模確定教師編制;暫不具備條件的,依托現有學校設立分?;蚪虒W點等形式予以統籌調劑。
      8.設立臨時周轉編制專戶。按照教師“退補相當”原則,解決總體超編但學科結構性缺員問題,保證開齊開全國家規定課程。中小學滿編超編的縣(市、區),由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根據解決大班額問題需要,在事業單位編制總量內,利用精簡壓縮和事業單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編制,建立中小學教師臨時周轉編制專戶,對滿編超編的中小學確需補充專任教師的,使用臨時專戶編制予以補充。中小學教師自然減員后,使用專戶編制補充的專任教師改為占用中小學編制,專戶編制相應核減。專戶編制不計入中小學編制總額,由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單獨管理。
      9.完善教師補充機制。中小學有空編的縣(市、區),原則上按照中小學申報情況足額安排用編進人計劃,及時招聘教師,做到有編即補。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教學輔助和后勤服務問題。
      10.優化師資配置。積極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強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資源的統籌配置和管理功能。深入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促進師資科學、均衡配置,提高薄弱學校校長教師隊伍素質。實行義務教育學區內教師資源統一調配使用,積極推行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教師走教,開展師范生頂崗實習和“三支一扶”支教等,所需費用納入財政預算。
      四、加大財政金融投入力度
      11.保障財政投入。2015-2017年,省財政安排以獎代補資金20億元以上,用于獎補各地解決城鎮大班額問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建設費用。各市、縣(市、區)要落實經費投入主體責任,保障解決大班額問題資金需求。財政獎補資金比例要區分各地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水平有所差別。社會力量辦學可以另外申請貸款貼息。
      12.強化金融扶持。以山東省財金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地方政府所屬項目公司為運作主體,協調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山東省分行、國家開發銀行山東省分行,增加大額長期信貸資金和政策性貸款規模,用于解決大班額問題。鼓勵商業銀行為解決大班額問題提供金融服務。探索靈活融資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辦學。
      五、加強組織領導
      13.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實行目標責任制,省、市、縣(市、區)政府逐級簽訂責任書,市、縣(市、區)主要領導對解決學校大班額問題負總責。各級政府將解決大班額問題納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考核內容,并作為評價各級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標,與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改薄”工作統籌推進。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學校建設規劃、用地、教師配備、經費投入等問題。
      14.強化學校招生管理。以初中招生服務范圍為基礎設立義務教育學區,以小學就近入學、初中對口入學為適齡兒童入學基本方式,以學區為單位實行小學與初中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推行、完善普通高中招生指標生政策。各市、縣(市、區)建立統一的義務教育入學管理平臺,將每個學生入學途徑和方式全程記錄,加強對學校招生行為的監管,堅決落實義務教育“零擇校”政策。
      15.加強監督檢查。省政府定期督查,對各市、縣(市、區)解決大班額問題情況進行通報,對因工作不力、造成大班額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的,嚴肅追究責任。各市、縣(市、區)將分年度班額控制數和新增學位數等大班額問題解決目標定期向社會公布。建立解決大班額問題工作臺賬,對大班額學校實行銷號管理。設立監督舉報平臺,接受社會監督。委托第三方對各市、縣(市、區)中小學大班額情況進行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
      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解決大班額問題的重大意義,進一步解放思想、敢為人先、銳意進取,創造性開展工作,確保按時完成解決大班額問題的工作任務。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9月6日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法院,省檢察院。各民主黨派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9月7日印發